新聞詳情
涂裝設備,噴涂設備聯盟
能否建立涂料廠商與涂裝公司的合作聯盟,一方面既可發揮專業涂裝公司設備及技術優勢,又解決了涂料商家的服務施工難題,更為重要的是,二者的攜手將是對涂料市場油漆工“回扣毒瘤”的一次“切除手術”,通過共建涂裝市場,為消費者提供性價比更好的產品和專業的施工服務,讓整個行業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。
對于,記者的“涂裝聯盟之路大調查”就此展開。
■數據解讀·涂裝需求放出巨量
根據成都市房管局網站公布的商品房交易備案數據,2009年上半年全市共成交商品房112631套,累計成交面積1074萬?,同比大幅上漲73.5%,套均面積95.4?,其中主城區套均面積86.5?,郊縣套均面積109.4?。
而按照墻漆施工面積=(建筑面積x80%-10)x3這個公式來計算,僅2009年上半年全市的涂裝面積就達到193.420.770?。墻面漆一般一底兩面,底漆施工面積為193.420.770?,面漆施工面積為386.841.540?。1公斤乳膠漆大約可刷10?墻面。折算一下,每平方米墻面需要用掉1/10公斤的乳膠漆。由此可估算出,底漆用漆量為19.342.077kg,面漆用量為38.684.154kg。由此可見,涂料市場后期需求依然強勁,這也將必然強勁拉動涂裝市場的內消費量。
■對話涂裝老總·涂裝市場遭遇瓶頸
作為涂料行業的施工環節,涂裝市場的興起與涂料行業的發展息息相關。在2000年以前,國內的涂料市場還正處于起步和積累階段,也未形成真正意義上的涂裝市場。在這之前,老百姓家庭使用的普遍是石灰水和一種叫做“大白”的刷墻粉,施工只是簡單的涂刷。
其后,隨著ICI、巴斯夫、陶氏、拜耳等化工行業巨頭相繼登陸中國和包括華潤、紫荊花等本土涂料企業的崛起,涂料市場得以不斷繁榮,但此時的涂裝市場依然以手工作坊式施工。
到了2003年,涂裝市場迎來了一次墻漆噴涂革命,這就是由華潤涂料掀起的“無氣噴涂施工”,而成都作為試點的首批城市,這場革命不僅讓涂料格局,更是讓涂裝市場“變了天”。
“無氣噴涂施工”的背后,是華潤引入國外噴涂設備并與之建立長期合作的開始,這一次“握手”讓手工噴涂開始進入到機械化施工操作階段。此后,包括漢得克、泰坦、瓦格納、克里斯汀等涂裝設備工具品牌涌入,成都涂裝市場風起云涌。我們同時看到,涂裝設備代理商開始介入涂裝施工,組建自己的涂裝公司,開始與涂裝游擊隊、裝飾公司分食涂裝市場這塊大蛋糕。
成都的涂裝市場,由涂裝設備代理商組建的涂裝公司、涂裝游擊隊、裝飾公司所形成的三股力量。而其中由涂裝設備代理商組建的涂裝公司,由于掌握著大量機械設備資源,有技術操作的先天優勢,帶動了涂裝界的技術工藝升級,可謂是成都涂裝市場再生的“輸血庫”。
不過,正是這樣一個“輸血庫”,目前卻傳出消息,多個這樣的涂裝公司選擇退出涂裝市場,這場集體退出的背后有著怎樣的“隱情”。
上一條: 無
下一條: 2021年熱銷的涂裝設備